上一篇主題 :: 下一篇主題 |
發表人 |
內容 |
CB1284-sc38e
750cc級騎士 (大型重型)


註冊時間: 2006-11-09 文章: 793
|
發表於: 星期三 八月 27, 2014 10:55 pm 文章主題: |
|
|
一開始先分段做,首先在直線底確實減速,在放開煞車時,稍微移動上半身將身體重心指向入彎點,開始傾斜後稍微帶一點油門維持車子的循跡性,同時也將前後輪荷重平均分配,經過彎道頂點後逐步加大油門,身體重心始終都維持在內側,只要不用太高的速度進彎,相信你可以越來越順暢。 |
|
回頂端 |
|
 |
Rgman 黑輪 小綿羊騎士 (輕型免許)


註冊時間: 2010-03-04 文章: 135
|
發表於: 星期三 八月 27, 2014 11:07 pm 文章主題: |
|
|
不敢稱教學,只是交換經驗
定圓練習請注意:
1. 場地空曠無人車
2. 場地地面無水、無油、無砂石、平整無坡面
3. 繞圓先以中等速度進行,並循序漸進加深傾角、縮小圓半徑
4. 選擇適當的檔位進行練習,太低檔位油門會太敏感不好控制,太高檔位可能導致扭力不足而倒車
(我沒騎過 ER6F,所以沒辦法給你建議檔位。我用Z1000練習時會用 3 或 4 檔)
5. 建議一開始以 "同傾" 姿勢練習;雙腿夾緊油箱,但上半身要放鬆(肩膀、手肘下沉,手掌能輕鬆離開機車手把)。目光看向 "圓心"
6. 繞圓時,如果因速度太慢、而傾角過大,導致有掉下去的感覺,千萬別一緊張就瞬間猛拉前剎車(點狀頓挫式的前剎車 --> 鐵定倒車),反而應該加點油、改變身體重心,把車立起來(像是出彎時補油的感覺)
7. 如果因為路線外拋,或是有任何原因需要在繞圓時 "減速" ,請 "輕輕的" 使用後剎車
8. 請穿著完整護具練習
以上請參考 _________________ 好厲害的簽名檔! |
|
回頂端 |
|
 |
常勝軍
教 授 級

註冊時間: 2009-04-13 文章: 13142
|
發表於: 星期六 八月 30, 2014 2:42 am 文章主題: |
|
|
[youtube:fe3654ea60]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XUWVVxdoo8[/youtube:fe3654ea60] _________________
感恩各位上人曾經與未來的分享和提醒 |
|
回頂端 |
|
 |
suarong阿榮 無聲?有聲? MotoCity副板主

註冊時間: 2004-08-14 文章: 16988 居住地: 嘉義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九月 02, 2014 8:29 pm 文章主題: |
|
|
磨到棒棒糖
不表示該角度為該車的最大傾角
同一台車,騎乘技巧更進展後
可以下到更大傾角
卻不會磨到棒棒糖
思考一下
這是甚麼道道理? _________________ 要認識一個人,就點選其發言資料 |
|
回頂端 |
|
 |
suarong阿榮 無聲?有聲? MotoCity副板主

註冊時間: 2004-08-14 文章: 16988 居住地: 嘉義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九月 02, 2014 8:35 pm 文章主題: |
|
|
繞圓能培養傾斜的體感
但只要是傾斜中 固定油門的操作
都不能練習到過彎
(傾斜體感對過彎確實有幫助)
因為過彎全程幾無固定油門
出彎過程需要持續地輕加速
車體與懸吊也會隨著加速而穩定 _________________ 要認識一個人,就點選其發言資料 |
|
回頂端 |
|
 |
suarong阿榮 無聲?有聲? MotoCity副板主

註冊時間: 2004-08-14 文章: 16988 居住地: 嘉義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九月 02, 2014 8:41 pm 文章主題: |
|
|
‘能持續地加速出彎的路線 就是好的路線’
忘記誰說的
路線的選擇與操作階段的轉換
才是貫穿全套過彎的骨架
過彎發生不順的檢討
從骨架著手 才能見樹又見林
‘傾角’只是副產品
過彎樂趣真正的價值在於‘穩定’ ‘迅速’ 與 ‘安全’
討論傾角並下去練習 是本末倒置
難以得到樂趣
不穩定 緩慢 危險 _________________ 要認識一個人,就點選其發言資料 |
|
回頂端 |
|
 |
suarong阿榮 無聲?有聲? MotoCity副板主

註冊時間: 2004-08-14 文章: 16988 居住地: 嘉義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九月 02, 2014 8:50 pm 文章主題: |
|
|
掌握過彎樂趣後會發覺
磨到車體 車殼等
不一定是預期的傾斜效果
很多時候 是因為不慎造成
例如彎中油門略鬆 車尾下降 就容易磨車體
路線選擇失誤也會造成磨車體
畢竟那裡在正確的操作下並不會磨到 _________________ 要認識一個人,就點選其發言資料 |
|
回頂端 |
|
 |
etspage1 小潘 小綿羊騎士 (輕型免許)

註冊時間: 2013-01-12 文章: 152
|
發表於: 星期五 九月 05, 2014 11:05 am 文章主題: |
|
|
suarong阿榮 寫到: |
‘能持續地加速出彎的路線 就是好的路線’
忘記誰說的
路線的選擇與操作階段的轉換
才是貫穿全套過彎的骨架
過彎發生不順的檢討
從骨架著手 才能見樹又見林
‘傾角’只是副產品
過彎樂趣真正的價值在於‘穩定’ ‘迅速’ 與 ‘安全’
討論傾角並下去練習 是本末倒置
難以得到樂趣
不穩定 緩慢 危險 |
追求頃角以及姿勢的同時,常常看到犧牲掉速度的騎乘方式,犧牲速度外,還放棄了車身穩定的操作方式
導致危險發生!
其實我不是很懂為什麼要從磨到膝蓋這個原點來證明騎姿正確,到底是從誰講出來的?
抓出來痛打100大板  |
|
回頂端 |
|
 |
maxcar
大 師 級


註冊時間: 2006-06-23 文章: 21204 居住地: 8+9
|
發表於: 星期五 九月 05, 2014 11:56 am 文章主題: |
|
|
去跟高手跑一跑-------------------實做最重要 |
|
回頂端 |
|
 |
namieamruo 鈴木阿魯軍團 NO:1121 Night Kids 150cc級騎士 (普通重型)


註冊時間: 2013-09-19 文章: 273
|
發表於: 星期五 九月 05, 2014 12:05 pm 文章主題: |
|
|
以下是個人感受:
在跑賽道或山路時,因為有一定的速度,加上上下坡等情況。會讓車產生離心力,為了更高的速度通過彎道,就會做出側掛來和離心力抗衡,但這二個力,都靠輪胎和地面接觸,正常像圓形的輪胎,因為這二個力相互作用,就會暫時改變形狀,讓抓地的面積多一點。
在賽道和山路就容易用比較小的側掛,做出滿胎。
以上僅供參考... |
|
回頂端 |
|
 |
邱庭亮 Louis.C.T 腳踏車騎士 (無照駕駛)

註冊時間: 2014-06-10 文章: 6
|
發表於: 星期二 九月 09, 2014 12:16 pm 文章主題: |
|
|
感謝各位大大的教學!!
小弟我趁著中秋假期跑出門偷跑,順便研究了下教學的內容
目前跑山有順了許多,在三四檔間切換很輕鬆
用高檔低轉的方式,出彎終於比較穩定而且可以大手油門
不過目前還是暫時使用同傾的方式過彎,側掛打算穩定度提升後
在找高手車友學習
另外小弟也有發現之前騎程的問題所在,小弟對於入彎前的速度感比較沒辦法掌握
常常入彎速度太低,應該說是迎面而來的恐懼感,和煞車的運用沒這麼良好,甚至
彎中還帶重前煞,怕怕((抖。 讓整個速度下降,過彎不順
幾天假日練習下來總算是有進步啦~~輪胎胎面使用也增加了7mm
有進步的感覺真好ˊˇˋ"
另外小弟有重新設定了胎壓,因為我發現06年款的ER6車重僅178公斤
09年後的ER6車重208公斤,相差30公斤,但是一般車行都是打09年後的胎壓
32/36,外加最近小弟減重了7公斤,於是小弟就果斷去降了胎壓,降到30/31
穩定性和信心度都提升了不少
感謝各位大大的教學,小弟如果騎一騎有問題在跑上來發問  |
|
回頂端 |
|
 |
suarong阿榮 無聲?有聲? MotoCity副板主

註冊時間: 2004-08-14 文章: 16988 居住地: 嘉義
|
發表於: 星期六 九月 13, 2014 6:57 am 文章主題: |
|
|
要有速度感
減少恐懼感
解答:
路線的選擇,比你預定處更延後入彎
看得清楚就不會怕 _________________ 要認識一個人,就點選其發言資料 |
|
回頂端 |
|
 |
生手沛 生手ㄚ沛 600cc級騎士 (大型重型)

註冊時間: 2006-06-03 文章: 655
|
發表於: 星期四 一月 08, 2015 8:47 pm 文章主題: |
|
|
suarong阿榮 寫到: |
要有速度感
減少恐懼感
解答:
路線的選擇,比你預定處更延後入彎
看得清楚就不會怕 |
我自己有一個始終克服不了的心理障礙
就是 延後入彎 讓車子傾到下去 再補油門扭力準備出彎那時機的 油門控制 和 身體與車身動態之間的韻律感。
那種傾倒下去 的 大扭力過彎 我一直會怕 陀螺效應真的可以這麼安全嗎?
再來 自己騎乘不大容易專心判斷路面,一方面節奏感經常愚鈍出不來。
最猶豫的是 真的流暢的韻律感出現的時候 會怕萬一磨到 中柱 或 棒棒糖 自己會不會因為嚇一跳而慌張的產生不當操作。 |
|
回頂端 |
|
 |
省港澳瞎話王~璁仔 只剩散步功能只剩散步功能 大 師 級


註冊時間: 2005-03-11 文章: 49264 居住地: 天佛原鄉
|
發表於: 星期四 一月 08, 2015 9:03 pm 文章主題: |
|
|
我之前CB400裝090就滿胎了阿......
輪胎像釘在地上一樣.....安全感有給你 你自然就會往下壓了..... _________________ 人權就是 1.我說你有你才有 2.跟閻王說去 |
|
回頂端 |
|
 |
etspage1 小潘 小綿羊騎士 (輕型免許)

註冊時間: 2013-01-12 文章: 152
|
發表於: 星期日 一月 25, 2015 8:02 pm 文章主題: |
|
|
邱庭亮 寫到: |
感謝各位大大的教學!!
小弟我趁著中秋假期跑出門偷跑,順便研究了下教學的內容
目前跑山有順了許多,在三四檔間切換很輕鬆
用高檔低轉的方式,出彎終於比較穩定而且可以大手油門
另外小弟有重新設定了胎壓,因為我發現06年款的ER6車重僅178公斤
09年後的ER6車重208公斤,相差30公斤,但是一般車行都是打09年後的胎壓
32/36,外加最近小弟減重了7公斤,於是小弟就果斷去降了胎壓,降到30/31
穩定性和信心度都提升了不少
|
小弟也是ER6車友,08年的一代車
大致上山路轉速使用區間是3500-8000
盡量讓入彎後最低轉速能夠限制在3000以上,引擎輸出的動力才會及時。
另外一點是小弟的ER6胎壓前後是 34/36 並不會不穩定,輪胎本身的胎料比較重要
胎壓偏低的話,龍頭比較不靈活,對車子入彎的速度也有影響。
小弟騎車比較接近溜進去彎中,並不會很大力的進行增大頃角的動作
但相對的在入彎前的準備比較長,入彎時間點也比較晚
入彎車速低其實是件好事情,因為這樣代表入彎就可以開始拉油門。
加著油門對後輪的抓地力有幫助  |
|
回頂端 |
|
 |
|